

腰痛看哪科?
一次搞清楚!中醫VS西醫選擇指南

腰痛看哪科?其實答案比你想像中更重要!本文將從專業角度,深入剖析腰痛原因、科別選擇、中醫治療的優勢,並教你如何做出最適合自己的就醫決定。
腰痛種類多,該看哪一科?
腰痛不是單一病因,而是一個廣義的症狀。臨床上常見的分法如下:
急性腰痛
- 可能源於搬重物、運動拉傷、車禍、跌倒等突發事件。
- 常見症狀:突然「扯住」般劇痛,彎腰困難,有時連打噴嚏都痛。
慢性腰痛
- 與職業或生活習慣有關,如長時間坐著、姿勢不良、缺乏核心肌肉支撐。
- 反覆發作、酸軟無力感,部分患者有多年病史。
坐骨神經痛 / 椎間盤突出 / 脊柱及盆骨問題
- 痛楚由腰部放射至臀部、大腿、小腿甚至腳趾,可能伴隨麻痺或無力。
- 西醫常以MRI檢查是否壓迫神經,但也有不少屬於退化性變化,不一定需要手術。
- 脊柱側彎常見於青少年發育期或長期姿勢不良者,會引致腰部兩側受力不均、肌肉長期緊繃、慢性腰背痛。
- 盆骨前傾多見於久坐族、核心肌群薄弱或女性產後恢復不足,常見下腰痛、腰椎過度前彎、站姿不穩。
內科腰痛
- 女性月經來潮前後腰痠隱痛,常伴下腹脹痛、情緒波動、手腳冰冷。
- 懷孕期隨胎兒長大,身體重心改變,腰部持續性痠痛,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後加劇,夜間常感沉重疲憊,偶伴下肢浮腫。
- 產後腰痠軟無力,久坐或抱小孩後明顯加重,遇冷易發作。
- 小產/墮胎後因子宮收縮與排出殘留組織,所致腰痠隱痛,伴小腹絞痛、惡露量多或異常。
- 腎結石、尿路結石阻塞引起腰部單側劇烈絞痛,可放射至下腹或鼠蹊部,伴有尿頻、尿急、血尿。
【重點來了】腰痛到底看哪科?
一般建議:
腰痛類型 | 推薦科別 |
---|---|
突發劇痛、有外傷史 | 骨科 / 急症室 / 中醫跌打科 |
慢性酸痛、工作職業相關 | 骨科 / 物理治療科 / 中醫科 |
坐骨神經放射痛 | 骨科 / 神經外科 / 中醫針灸科 |
想找自然、無副作用治療 | 中醫(針灸、正骨、拔罐) |
結論:若你想避免過度用藥、或希望從體質出發根治,「腰痛看中醫」是一個越來越受歡迎的選擇。

中醫如何看待腰痛?
專業中醫這樣解釋

中醫將腰痛歸類為「腰痛證」,常見證型包括:
- ⚡氣滯血瘀(扯住感、痛點固定)
- 🌧寒濕阻絡(遇濕冷加重、沉重麻木)
- 🥱腎虛腰痛(隱隱作痛、疲倦乏力)
根據【同一中醫診所】臨床經驗,中醫治療方式包含:
- 針灸: 放鬆緊繃肌肉、消炎止痛、改善氣血循環。
- 拔罐: 疏通經絡、去瘀止痛,搭配針灸效果更佳。
- 中藥內服: 調和氣血、補腎強筋,尤其針對婦科問題導致的腰痛,作出根本調理體質。
- 正骨復位: 若關節輕度錯位,可經手法配合針灸穩定矯正。
急性痛一般3次可改善6成,慢性腰痛建議4次療程,效果更持久。
腰痛不只痛在腰
還可能關鍵在肌肉!

研究顯示,長期腰痛會導致「脊旁多裂肌(Multifidus)萎縮」,失去支撐力。這也是為什麼不動反而更痛的原因!
✅ 核心肌穩定訓練
透過腹橫肌、多裂肌等核心訓練,可提升脊柱穩定性,預防腰痛復發。


「腰痛看哪科」最終選擇:
用對方法,走得更遠

腰痛問題人人都有,但處理方式千萬別一概而論。若你:
- 已反覆腰痛數週以上
- 拍片無明顯結構問題
- 想避免長期吃止痛藥或手術風險
那麼「腰痛看中醫」或許就是你走出痛症困擾的轉捩點。
尋找專業中醫?
來同一中醫診所 WeHeal 專治腰痛問題!
地址
九龍旺角彌敦道677號 恒生旺角大廈8樓802室(旺角站C1出口)
電話
+852 2328 2233
+852 9882 9038
門診時間
星期一至六
上午:10:30 – 14:00
下午:15:30 – 20:00
文章參考文獻:
1.范順武, 徐文斌, 方向前, 赵凤东, 胡志军, & 吴巍巍. (2014). 慢性腰痛对脊旁多裂肌萎缩影响的临床研究. 中国骨伤, 27(3), 201–205.
2.王斌. (2004). 非特異性下腰痛的臨床與康復. 中國康復醫學雜誌, 19(2), 75–78.
3.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脊柱源性疼痛學組. (2020). 腰椎間盤突出症診療中國疼痛專家共識. 中國疼痛醫學雜誌, 26(1), 1–6.
4.常正偉, 張英, 關祥都, & 韓軍成. (發表年份未知). 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期的中醫治療. 資料來源未標示期刊與年份,摘自內部臨床報告。